按约定俗成的说法,凡地处外环外的美术馆、博物馆,就是郊区美术馆、博物馆。在上海,这个数字可不小。新公布的2019年度上海市美术馆名录显示,截至2019年8月,本市共有各级各类美术馆81家,其中有二三十家美术馆位于外环外。这些不断冒出来的郊区美术馆、博物馆,有多少可以长成参天大树?
?#25628;?#22336;在人流密集区
美术馆、博物馆开在郊区,会有人气吗?郊区博物馆人气未必比市区低。据市文旅局统计,2018年参观人次前15家中就有6家外环外的博物馆。美术馆亦然,2018年春节期间,韩天衡美术馆《嘉定建县800周年国画作品展》成为观展热点;今年十一长假期间,地处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因举办“阿Q画传”展览,观众人数?#20808;?#24180;同期大涨。
作为公共文化设施,美术馆、博物馆应该开在郊区吗?去年,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发布《公共美术馆建设标准》,指出公共美术馆选址“?#25628;?#25321;在城镇公共文化中心或人口集中且公共交通便利、市政配套设施良好的地区”。按照这一标准,美术馆选?#20998;辽?#24212;便于市民出行,除非有名人?#31034;?#36951;址等特殊历史原因,过于偏僻的地区是不适宜建美术馆、博物馆的。一些符合开设条件的郊区小型美术馆可以对上海的美术馆生态布?#21046;?#21040;补充作用。但郊区美术馆常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,一些小型美术馆动辄对标“国际”“一流?#20445;?#19981;仅名?#30340;?#21103;,同质化也很严重。
?#28909;?#22914;此,为何有些郊区成为博物馆、美术馆的热门地?据市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这?#29615;?#38754;和当地政府文化部门重视和布局规划有关,?#28909;?#25552;供政策优惠、资金扶持等。另?#29615;?#38754;,不少郊区的艺术园区集聚了一定数?#24247;?#30011;家工作室和私人藏家等,诞生了一批小微型民办美术馆、博物馆,尽管体量不大,但也具有正面效应。
要有清晰定位和特色
本市鼓励支持远郊区域博物馆发展。一是支持远郊地区博物馆数量布局提升;二是支持提升设施较陈旧、无法满足公共服务的场馆,?#28909;?#36817;年来的嘉定博物馆新馆、奉贤博物馆新馆、?#23578;?#21338;物馆新馆;三是展览服务方面,由中心城区博物馆向远郊区域博物馆输出展览等项目。
?#28595;?#21069;,上海的美术馆、博物馆还没饱和。‘填空’是必要的,先满足市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,然后才是打造集聚区。”市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说。美术馆、博物馆要有清晰的学术定位和特色。郊区美术馆与其一味求?#25353;蟆保?#19981;如思?#26082;?#20309;在地化生存和差异化发展。“许多郊区居民没法去市区大馆看展览,郊区美术馆应更多面向当地受众。”
市文旅局也在思?#26082;?#20309;平衡郊区和市区的公共文化供给。去年起,上海启动“1+16”美术馆市民共享计划,“1”是?#29976;?#21644;市级美术馆,“16”是指16个区和区级、非国有美术馆,借此盘活资源,优势互补。今年初,上海市博物馆协会成立。目前,协会拥有会员单位51家,以行?#30340;?#22521;训、咨询、项目合作为主要?#36739;潁?#23558;为平衡市区和郊区公共文化供给,推动上海博物馆业态良性发展发挥作用。(解放日报记者 钟菡)
注: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!
编辑?#21644;?#20025;沁